
- 新风格开始走红
3月,各大家具展会将会陆续开幕。回顾去年的展会,我们不难发现“新风格”开始出现并走红。这里的“新风格”不仅仅是“推陈出新”的意思,还具有“简约、轻量化”等特点,比如小美是、北欧风、新中式,在展会风靡一时,在网络平台销售火爆,在终端卖场也逐渐成为一道风景。
其中北欧风被认为是比较有生命力的一支,在经历过“奢华、大气、复杂”的家具式样后,消费者开始回归简约、实用、舒适的家具,而主张“少即是多”的北欧家具它更符合现今国内的主流审美观念。
与此同时,“新中式”也成为一个热点,诸多品牌都推出了新中式产品系列或者子品牌。但就将何为新中式,业内还缺少一个明确的说法,可以确定的是,它是基于“中国传统文化”的基础上,对传统中式家具的再演绎,而正是因为其特殊的文化根源,新中式的生命力更加旺盛。
- 全屋定制
然而,这又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命题。首先是“消费者究竟需要不需要全屋定制”。林作新教授认为,定制家居在中国已经成为被放大的“固定家具”,而全屋定制无法做到大规模批量定制。也没有必要将沙发、餐桌椅全部定制。
其次是,它能否成为真正的风口?全屋定制的灵魂是设计,能都让产品的外观和功能达到消费者所定制的效果,不单单是纯技术层面所能解决的问题。而大部分的家居企业,也不具备这样的关键能力。任何一种潮流都有生命期,不知道这一次的全屋定制潮流会持续多久。
- 生活方式
然而,在有限的空间内表达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本身就不是易事,许多品牌都在标榜自己,贴标签,但兼具格调与实用性的却不多。
- 环保升级
在消费升级的环保下,“环保、健康”仍旧是最大的诉求之一,水性漆工艺知识其中一个方面,家具生产企业的环保升级仍有很长的路要走,但不升级,在接下来的市场中不可避免的会被逐渐淘汰。
- 资本将让家居业加速分化
家居业从一个很少受到资本关注的行业,开始借助资本的力量实现跨越式发展。强者更强的马太效应将逐渐显现,家居业的分级分化将加速进行。
- 大家居
也有行业人士认为,大家居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,也不是唯一的道路,即使在整合加速的行业背景下,坚守细分行业依旧可以做到行业第一,比如TATA木门,好莱客衣柜。
- 行业洗牌
过去家具企业依靠粗放生产养活了一大批中小企业,然而也带来了诸多环境污染问题,这些企业环保改造的能力有限,也很难达到规模优势,在价格竞争中越来越激烈的市场下,将成为生存越来越艰难的一批。
以环保整治工作为契机淘汰一些生产不规范的企业,对行业的长期发展来说也是有利的。在这个过程中,一些竞争力低的企业被迫离开行业,或许残忍,但不可避免。